1970年代,我们家乡小溪里很多鱼。大人们的渔具是三件套:捞杯、篓子、咕噜子。“捞杯”是网鱼的工具。制作方法是用竹片弯成梯形框子,再把玻璃线织成的渔网用中号铁丝串起来装在竹框内侧。“咕噜子”是赶鱼的工具。选择一个开角约六七十度的小树杈,顶端的手把最好是横着的。两根树杈下端各接上一个铁弯头。弯头一头套在树杈上,另一头接上一根木棍。木棍上套满了锯开的竹节。篓子是装鱼的工具。通常是腹部直径约18厘米的瓮状竹器。也有更大的卧式的篓子,底长约30厘米腹长约40厘米宽约15厘米,叫“鸭婆篓”。

打鱼时先把捞杯插入下游紧靠溪岸的水里,然后用咕噜子在上游距捞杯一米左右的地方入水,一提一压地往捞杯里赶鱼。等咕噜子赶到捞杯口时迅速提起捞杯。这时,捞杯底部或大或小、或多或少有几只鱼在惊恐万状地翻腾着。捕鱼人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网底,朝系在腰间的篓子里一倒,鱼儿们就顺着捞杯网身不由己地滑入篓子里了。

打鱼子还有一种多快好省的神操作——破圳子。选较多鱼的一段水圳,先把上下游堵住,然后用锄头在地势最低处锄开一个缺口,把捞杯插在放水缺口上,防止鱼儿顺水溜走。等水圳里的水越来越少,有的鱼儿顺流落入捞杯网里,个子大些的鱼即使误入捞杯也会尾巴使劲拍打逆流窜回水圳里。水圳里的水所剩无几时,圳里的鱼开始惊慌失措地寻找藏身之所。塘虱、泥鳅、黄鳝自然习惯性地钻入淤泥里。鲌子、鲫鱼、石斑鱼等不喜钻泥的鱼儿也保命要紧,一股脑儿钻进草丛或淤泥里。捕鱼人先把淤泥上的鱼儿收拾了。再翻找草丛里的鱼。最后,把淤泥翻个底朝天,经过三轮扫荡,水圳里的鱼儿们便无一例外地到篓子里集中开会了。

小孩子喜欢跟着大人去打鱼子。看得心里痒痒了就会趁父母亲不在家溜出去打鱼子。但他们不敢动用大人的渔具,只好用土箕当捞杯,底部破了个洞的搪瓷口杯当鱼篓。咕噜子就免了。到了小溪里,小家伙学着大人的样子,把土箕往小溪边上一靠,用右脚当咕噜子使劲在水边的草丛了跺。提起土箕时,看到土箕里有几只小鱼在“蹦迪”,小家伙激动得欢呼起来:“哇,我打到了好多好大的鱼子!”要是土箕里空空如也,小家伙就会自我安慰起来:“这个地方肯定刚刚被大人打过了!难怪一只死鱼子都没有!”小家伙打起鱼来都得意忘形,肯定不知道卷起的裤脚啥时候滑落下去了。等打完鱼才发现,整个裤脚都湿透了。回到家,难免会被父亲训斥一番,甚至抽打一顿,以示惩戒。我小时候特喜欢打鱼子,每次打鱼都把裤子弄得湿淋淋的。回到家,往往就有干杉树枝伺候。那枝上的刺又尖又硬,一扫过来,不用学都会跳舞了!跳完后,我总会自嘲一番:这世界上哪有不用付出代价的收获啊。我要收获那么多鱼,当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咯!

(2022.05.30)